政策东风劲吹,机器人企业再迎“泼天富贵”?

2025-03-06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在2025《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出了具身智能、6G、智能机器人、零基预算改革等新词。


事实上,自2025年开年以来,国家及各地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举措。


在国家层面,应急管理部和工信部于1月4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并建设重点场景应急机器人实战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旨在提升应急救援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


在地方层面,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于2月23日表示,近期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等创新方式,精准支持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等关键环节,还将在全市科技重大专项中安排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


除了政策扶持,国家及各地政府还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凝聚智慧、指明方向。


2月21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三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上,包括宇树科技、汇川技术、埃夫特、大艾机器人、术锐机器人、极智嘉、环动科技、绿的谐波等来自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的20家企业负责人出席,并聚焦机器人产业展开交流。


2月18日,广东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来自华为、月之暗面、兔展智能、小马智行、智谱华章、元象科技以及讯机器人实验室、昊志机电、逐际动力、汇川技术、普渡科技、库卡机器人、拓斯达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前沿科创企业代表参与交流,大家一致看好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广阔前景。


2月26日,深圳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前海举行。会上,乐聚、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等35家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与政府部门共同探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企业代表参与交流。



图片

政策东风为何吹向机器人产业?



政策东风强劲地吹向机器人产业,这背后有着多重因素。


首先,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制造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以汽车制造领域为例,工业机器人可以精准地完成零部件的焊接、组装等工作,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数倍,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汽车制造厂商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够快速实现生产线的升级改造,适应市场对产品多样化、高质量的需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对生产工艺的精度、效率和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机器人的应用成为必然选择。比如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高精度的机器人进行电芯的组装、检测等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


从应用行业及场景来看,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其实已遍布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新能源、食品、医疗、纺织业等众多行业,尤其是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新能源等三大行业,现已成为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的三大基本盘。


其次,机器人产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技术、机械工程等众多先进技术。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是极具先导性、战略性、颠覆性的产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也明确表示,广东将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具身智能融合了机器人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多领域知识,通过让智能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中理解和学习,被业界誉为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也是智能制造的未来方向。


拓斯达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认为,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燃料”,希望基于拓斯达多年来的自有场景积累,通过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流程,打造高质量数据库,为算法和算力提供有力支撑,最终“反哺”制造领域。


逐际动力创始人张巍也表示,具身智能领域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行业竞争不是拼资源、拼规模,而是拼创新,创新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最后,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重复性工作岗位。比如在物流仓储行业,大量的货物搬运、分拣工作可以由机器人完成,它们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在养老服务领域,服务机器人可以陪伴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等服务。除此之外,机器人在医疗、教育、安全等社会领域的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合以上因素来看,国家及各地政府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是基于产业、科技、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产业必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放异彩。



图片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能否接住“泼天富贵”?



在国家及各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众多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能否接住这波“泼天富贵”?


就宇树科技来说,近年来一直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据王兴兴预测,在今年年底之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一些基础的,比如说服务业或者一些工业基本可以推起来,但家用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家用可能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还是会需要技术相对更成熟一点。


普渡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涛也表示:“在不少欧美国家的商场里,都可以看到我们的商用机器人的身影。”张涛还透露,2024年普渡科技的机器人产品全球出货量累计超8万台。


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库卡机器人在2024年推出26款新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软件系统、控制柜、示教器以及3D视觉系统等,其中,全系列工业机器人通过了CR认证。


作为一家通用机器人研发制造商,逐际动力重点关注LLM(大语言模型)、Spati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Motion Intelligence(运动智能)等三大技术,推动具身智能在科研、制造、商业、家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大艾机器人作为外骨骼机器人厂商,已开发出六个系列、十余款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未来,其还计划推出类似电影《流浪地球》中应用领域更广泛的机器人,不再局限于康复治疗,拓展至登山、搬运重物等日常生活场景。


另一家手术机器人厂商术锐机器人则专注于微创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其首款核心产品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在2024年2月,该手术机器人适用范围又扩展至泌尿外科及妇科腹腔镜手术。


昊志机电自2014年进入机器人领域以来,已相继攻克了机器人高性能谐波减速器、高精度编码器、一体化关节模组、无框力矩电机、六维力传感器、大中空低压驱动器、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核心功能部件,实现了机器人领域横向一体化发展和核心功能部件全部国产化。


与此同时,昊志机电还协助客户推出了业内领先的按摩机器人等产品,并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核心功能部件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上的批量应用。


环动科技专注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领域,产品包括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等,覆盖3-1000kg负载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密减速机整体方案。以其RV减速器为例,已在300-800公斤负载的工业机器人上广泛应用。公开信息显示,其已为钱江机器人、埃夫特、埃斯顿等众多机器人本体品牌供货。


值得一提的是,环动科技的产品不仅用于工业机器人,还拓展到协作机器人、多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为不同类型机器人提供精密传动技术解决方案。


绿的谐波也专注于谐波减速器领域,公开信息显示,早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初期,其就已积极布局,并与特斯拉、宇树科技、小鹏等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项目上紧密沟通合作。在2023年4月,其还与三花智控合资在墨西哥建厂,启动北美和欧洲两大海外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开拓海外市场。


某种程度来看,以上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在深耕专注细分领域的同时,也纷纷挖掘潜在应用场景。比如除了传统的工业领域,它们还在向医疗、教育、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也已开始注重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


图片
小结


毋庸置疑,2025年开年以来,国家及各地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在政策的引导下,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也在积极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预测机器人产业即将来黄金发展时代。



来源:高工机器人


分享